栏目名称

风正劲,“亿吨大港”破浪来 淮安港在苏北率先实现货物吞吐量超亿吨

发布时间:2018-01-15 字体:
    翻开2017年我市交通运输工作的成绩单,“亿吨大港提前圆梦”令人瞩目。自2015年,市委书记姚晓东视察淮安港时提出兴建亿吨大港,短短两年多时间,淮安港口人通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二类水路口岸开放运行、打造内河集装箱枢纽港等措施,提前实现了“亿吨大港”的目标。

堆满了集装箱的淮安港

  ●突破:去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亿吨

  据统计,2017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亿吨,比2016年增长10%,位列全省内河第一,顺利实现淮安亿吨大港目标。市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主要得益于港口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大型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水运集装箱运输的持续增长等。
  “港口设施的不断升级,让淮安港拥有了超过亿吨的吞吐能力,为亿吨大港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上述负责人说,近年来,全市港口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建成了淮安新港二期、市盐化工、金湖新港、淮阴城西等一批大型公用港口,新增港口吞吐能力3800万吨。目前,全市共有7大港区,122座码头,千吨级以上泊位80余个,码头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
  巢暖引得凤来栖。日新月异的淮安港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货物“陆改水”、“散改集”。近年来,随着淮安高铁、城市快速路、房地产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砂石等矿建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而这些材料基本上要通过淮安港水路进行运输中转。据统计,2017年,矿建材料占淮安港总吞吐量的63%,比2016年同期增长12%。
  水运集装箱的发展更是成为淮安港货物吞吐的重要增长点。通过省市政策扶持,淮安新港和南港加快集装箱运输发展,大力拓展市场,开辟新航线。目前,包括井神盐业、实联化工等在内的上百家淮安企业都在使用淮安港的集装箱运输。
  2017年以来,伴随国家供给侧改革深入开展,淮钢、井神盐业、淮阴电厂等淮安大型企业产能逐步提高,对原料进口、产品出口的需求大幅增长,仅淮阴电厂煤炭进口量就从2016年的84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180余万吨,进一步刺激了港口吞吐量的提高。2017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7万标箱,比2016年同期增长14%。
港区内正在吊运集装箱

  ●提升:内河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初步形成

  “十三五”征程将启时,淮安港曾初步确立了“1234”发展目标定位。如今,其中的打造“亿吨大港”目标已实现,成为淮海经济圈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河枢纽港的愿景已也雏形初现。
  2017年9月22日,淮安新港二期工程交工验收。作为全省内河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专用码头,该项目建成后新增港口吞吐能力约500万吨,满足了淮安港内河集装箱快速发展的需求。
  “新港二期投入使用后,给企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一期由于场地局促,作业空间狭窄,装卸效率较低。二期建成后,新增200多亩地堆场,新投入4台专业化吊机,使我们的集装箱吞吐能力增加了30万标箱。”淮安市港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冯维芹说,特别是2017年淮安新港二类水路开放口岸正式开通,进一步推动了淮安港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2017年9月8日下午2点,淮安新港二类水路开放口岸内,“润兴集169”号集装箱船缓缓驶离港口前往上海港外高桥码头,标志着淮安港历史上首条外贸集装箱航线正式投入试运行。“该航线的开通,为淮安本地及周边企业提供‘属地报关、属地放行’的便利,大幅减少了货物运输的手续办理和等待时间,提高了进出口贸易效率,为淮安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冯维芹说,2017年,仅新港港区就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1万标箱,占江苏省内河的50%以上,同比增长9.85%。
  多方合力下,淮安港的集装箱水运能力大幅提升,集装箱运营网络日趋完善。据介绍,目前,我市已拥有淮安新港、南港、盐化工3个集装箱作业区,7个千吨级专用泊位,20余艘集装箱标准化船舶,近百辆集卡车辆在港口与企业间提供中转服务,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50万标箱。而通过与沿江沿海港口合作,淮安港已开通至上海、连云港、南京、太仓、扬州、宿迁等多条航线,船期最多可达一天3-4班,形成了畅通的运输网络,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化工原料、钢材、粮食、电机等十几种货物在淮中转。
  “2018年,我们仍将主动对接、积极策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等重大战略,进一步加密外贸航线。预计今年3月将开通淮安至蚌埠的航线,让蚌埠的货物能够经由淮安中转,借港出海。”冯维芹说。
  另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市港口计划投资17亿元,建成淮阴城东、许渡、洪泽富强产业园、涟水新港二期、盱眙港口产业园等一批港口工程,新增千吨级泊位128个,新增港口年货物吞吐能力5000万吨,淮安港枢纽港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淮安港水域船来船往

  ●蓝图:助推中心城市跨越发展

  11日上午,淮钢储运码头,大型机械林立,船舶往来,一派繁忙景象。“刚刚结束一班发往重庆的船舶装运工作,一吨运输价格才130元,而如果用车走公路运,要600块钱一吨。”淮钢储运码头储运处副处长周兵说,淮安港吞吐量的大幅提高,带动周边地区船舶来到淮安,为淮钢船舶的调运提供了便利,同时降低了船运成本,淮钢的招标成本每年都在下降,“如今,淮钢的原辅料绝大多数都是由码头提供,成品有65%-70%从码头发出。水路运输已经成为我们的物流重要节点,淮钢经营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幅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亿吨大港”的直接影响之一。据悉,目前,水路已成为淮安企业运输大宗散货的首选方式。根据估算,淮安港运输集装箱已为企业节约成本近亿元。
  “亿吨大港”的崛起,也势必进一步助推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市港口管理局上述负责人说,“亿吨大港”将有效提升我市的中心城市功能。“我市率先在苏北建成亿吨大港,构建集装箱枢纽港,打造了苏北交通物流中心。周边徐州、宿迁和山东、安徽等地货物在淮中转,淮安港已经成为连接苏北、鲁南、皖北的内河集装箱枢纽港。而淮安新港二类水路口岸的开放运行,势必吸引苏北区域的外贸货物在淮中转,为淮安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淮安港的跨越发展还有利于全面推动低碳运输发展。“水运绿色环保,船舶借水行舟,运输量大、能耗低,而且相对公路运输减少了尾气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该负责人认为,亿吨大港进一步彰显了淮安水运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市多个港口建设发展项目列入了全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区域性试点,应用了港口岸电、标准化船舶、信息化管理等低碳环保技术,对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降低能耗排放、推动生态市建设都能产生积极作用。
  “亿吨”梦圆,蓝图已就。如今,“一带一路”春风正劲,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生机勃发,拥有全新面目的淮安港正以更加昂扬、自信的姿态,破浪前行。